4年評估上萬臺電梯安全 北京將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倍加信
2025/2/10 8:30:26點擊:
如今,電梯已成為百姓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然而電梯作為特種設備也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北京市連續4年將電梯風險評估和預警監測工作納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4年來,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累計評估電梯11000臺。
連續4年納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電梯230306臺,較2017年增加10662臺,同比增長4.6%,與去年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住宅電梯11萬臺,占總數的47.8%。11萬臺住宅電梯中,使用時間達10年以上的4.2萬臺,較去年增加5000臺左右,占住宅電梯數的38.2%,使用時間15年以上住宅電梯13362臺,占住宅電梯數量的12.1%。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已連續4年將電梯風險評估和預警監測工作納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其中,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第29項任務是:“開展住宅老舊電梯風險預警監測,對3000臺住宅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進行掛賬督辦”。
4年來累計評估電梯11000臺
負責人表示,從2015年開始,該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老舊住宅電梯風險評估工作,按照風險狀況對結果進行分級,通報屬地政府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風險治理,評估過程中發現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由屬地政府掛賬督辦整改。
他表示,4年來,累計評估電梯11000臺。其中,2018年對3000臺住宅電梯進行了安全評估,并按照電梯安全狀況對評估結果進行了分級,其中:4級風險電梯77臺,3級風險電梯510臺,2級風險電梯2200臺,1級風險電梯38臺(4級風險等級最高),175臺電梯運行正常。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由屬地政府掛賬督辦整改。
負責人表示,2015年至2017年,北京市共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6.2億元,用于11268臺住宅電梯的更新、改造和修理。此外,北京各區政府建立政府救濟機制,用于解決沒有物業管理、維護保養和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隱患治理問題。2015年至2018年,北京市共使用政府救濟資金1.15億元,更新、改造、修理電梯602臺。
建立多方參與的議事協商平臺
以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街道為例,該地區老舊小區集中,同時集商務辦公、休閑娛樂、國際賽事為一體的國際化現代新商圈,下轄35個社區,常住人口21.2萬人。從2015年開始,萬壽路街道開展老舊住宅電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截至目前35個社區臺賬任務一共是3批共119臺老舊隱患電梯。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街道已完成百部隱患電梯治理。
該街道是如何守護好廣大群眾“出門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安全?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摸清了每一部電梯情況,建立“一梯一冊”電子檔案,實行分類管理,向責任主體明確治理時限,將隱患電梯納入全年安全隱患治理重點。同時,建立起由街道、社區、物業產權單位、居民群眾和志愿者等多方參與的議事協商平臺,結合“北京市安全社區復評驗收”等契機,推動工作開展。
他舉例,在翠微北里等老舊社區,電梯安全隱患問題多、居民通過多種途徑反映強烈,物業企業又因為資金不足遲遲不能開展更新和改造,各方矛盾對立日益突顯。像2017年3月份,街道了解到翠微北里7號樓一部電梯突然停梯、居民上下樓不方便、要求及時更換新梯呼聲高。但由于產權單位眾多分散、物業收費不足、群眾不理解的個原因,造成更換電梯資金籌集非常困難。街道及時通過專項補貼給予了大力支持,共實施補貼資金60余萬元,有力推動了隱患電梯的治理工作進度。
開展電梯檢驗改革試點
談到下一步工作,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及時匯總評估情況通報后各區政府電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方案和計劃報送情況,并持續跟蹤關注各區電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進展,把重要民生實事落到實處。同時,按照分級分類監管原則,開展電梯檢驗改革試點,進一步落實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安全主體責任,督促電梯使用單位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并將鞏固電梯安全“多元共治”長效機制,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
>>>>>>>>>>>>>>>>>>>>>>>>>>>>>>>>>>>>>>>>>>>>>>>>>>>>>>>>>>>>>>>>>>>>>>>>>>>>>>>>>>>>>>>>>>>>>>>>>>
倍加信,傾力于電梯刷卡系統技術的研發,用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鑄就產品品質,為用戶提供更便捷舒適的智慧化服務。倍加信堅持用嚴謹的工作態度,思變的工作能力,用心給予客戶更舒適的服務。全球已有5萬余部搭載了“倍加信心”的電梯設備夜以繼日的穩定運行,倍加信已和國內多家電梯公司、維保單位達成合作。
截止2022年底,倍加信梯控已進入中國300多個城市,適用于一線、二線、三線所有電梯品牌,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連續4年納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電梯230306臺,較2017年增加10662臺,同比增長4.6%,與去年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住宅電梯11萬臺,占總數的47.8%。11萬臺住宅電梯中,使用時間達10年以上的4.2萬臺,較去年增加5000臺左右,占住宅電梯數的38.2%,使用時間15年以上住宅電梯13362臺,占住宅電梯數量的12.1%。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已連續4年將電梯風險評估和預警監測工作納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其中,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第29項任務是:“開展住宅老舊電梯風險預警監測,對3000臺住宅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進行掛賬督辦”。
4年來累計評估電梯11000臺
負責人表示,從2015年開始,該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老舊住宅電梯風險評估工作,按照風險狀況對結果進行分級,通報屬地政府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風險治理,評估過程中發現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由屬地政府掛賬督辦整改。
他表示,4年來,累計評估電梯11000臺。其中,2018年對3000臺住宅電梯進行了安全評估,并按照電梯安全狀況對評估結果進行了分級,其中:4級風險電梯77臺,3級風險電梯510臺,2級風險電梯2200臺,1級風險電梯38臺(4級風險等級最高),175臺電梯運行正常。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由屬地政府掛賬督辦整改。
負責人表示,2015年至2017年,北京市共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6.2億元,用于11268臺住宅電梯的更新、改造和修理。此外,北京各區政府建立政府救濟機制,用于解決沒有物業管理、維護保養和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隱患治理問題。2015年至2018年,北京市共使用政府救濟資金1.15億元,更新、改造、修理電梯602臺。
建立多方參與的議事協商平臺
以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街道為例,該地區老舊小區集中,同時集商務辦公、休閑娛樂、國際賽事為一體的國際化現代新商圈,下轄35個社區,常住人口21.2萬人。從2015年開始,萬壽路街道開展老舊住宅電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截至目前35個社區臺賬任務一共是3批共119臺老舊隱患電梯。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街道已完成百部隱患電梯治理。
該街道是如何守護好廣大群眾“出門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安全?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摸清了每一部電梯情況,建立“一梯一冊”電子檔案,實行分類管理,向責任主體明確治理時限,將隱患電梯納入全年安全隱患治理重點。同時,建立起由街道、社區、物業產權單位、居民群眾和志愿者等多方參與的議事協商平臺,結合“北京市安全社區復評驗收”等契機,推動工作開展。
他舉例,在翠微北里等老舊社區,電梯安全隱患問題多、居民通過多種途徑反映強烈,物業企業又因為資金不足遲遲不能開展更新和改造,各方矛盾對立日益突顯。像2017年3月份,街道了解到翠微北里7號樓一部電梯突然停梯、居民上下樓不方便、要求及時更換新梯呼聲高。但由于產權單位眾多分散、物業收費不足、群眾不理解的個原因,造成更換電梯資金籌集非常困難。街道及時通過專項補貼給予了大力支持,共實施補貼資金60余萬元,有力推動了隱患電梯的治理工作進度。
開展電梯檢驗改革試點
談到下一步工作,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及時匯總評估情況通報后各區政府電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方案和計劃報送情況,并持續跟蹤關注各區電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進展,把重要民生實事落到實處。同時,按照分級分類監管原則,開展電梯檢驗改革試點,進一步落實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安全主體責任,督促電梯使用單位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并將鞏固電梯安全“多元共治”長效機制,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
>>>>>>>>>>>>>>>>>>>>>>>>>>>>>>>>>>>>>>>>>>>>>>>>>>>>>>>>>>>>>>>>>>>>>>>>>>>>>>>>>>>>>>>>>>>>>>>>>>
倍加信,傾力于電梯刷卡系統技術的研發,用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鑄就產品品質,為用戶提供更便捷舒適的智慧化服務。倍加信堅持用嚴謹的工作態度,思變的工作能力,用心給予客戶更舒適的服務。全球已有5萬余部搭載了“倍加信心”的電梯設備夜以繼日的穩定運行,倍加信已和國內多家電梯公司、維保單位達成合作。
截止2022年底,倍加信梯控已進入中國300多個城市,適用于一線、二線、三線所有電梯品牌,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 上一篇:小區電梯停運 申請大修基金發現賬上僅12萬-倍加信 2025/2/10
- 下一篇:允許電梯維保單位自行檢測,山東將這樣改革-倍加信 2025/2/10